欢迎访问信阳市残联--媒体聚焦官方网站~ 无障碍声明 | 邦邦听图客户端下载
媒体聚焦您当前的位置为:首页>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无障碍改造:让大山深处残疾人走出家门

来源:信阳市残联 发表时间:2018-05-23 浏览次数:7928


新华社郑州5月20日电(记者刘雅鸣、刘金辉)

    以前,18岁的残疾小伙张炎出门首先要下的是自家门前垂直高度两米多的一个土坡,没有妈妈的搀扶,他经常会摔倒。如今,经过放缓坡度和水泥硬化的改造,张炎自己开着电动轮椅轻松地就能下坡。

  张炎的家乡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位于大别山深处,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该县有各类残疾人2.56万,占总人口的7.2%,是残疾发生率较高的地区。

  张炎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侧弯弧度达120度,整个身体变形,右腿也严重畸形。3年前,正读高一的他退了学。此后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打了一年的游戏。

  “当时我就是混吃等死,不愿出门,动不动还跟妈妈发脾气。”张炎说。

  为了挽救张炎,去年底,父母带他到南京的医院做了个大手术,花费24万多元。尽管有各种报销补贴,巨额费用还是让家里吃不消。

  今年4月,县残联对张炎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把他家门前到大路之间的大土坡进行改造,蹲厕改为马桶,并加装扶手,门前台阶和门槛都用水泥砌成缓坡,并送了他一辆电动轮椅。

  村里为可以自由出入的张炎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帮助村委做些电脑文字处理的工作,每月工资650元。张炎开着电动轮椅10分钟就能到村部工作。

  现在,张炎能独立工作、出行,他还学会了做饭。“我想开个网店,卖家乡的土特产。这些年母亲过得太艰难,我要报答她。”张炎说。

  通过家庭无障碍改造,越来越多像张炎这样的残疾人,开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

  据新县残联介绍,该县重度残疾人有无障碍改造需求的有1357户1403人。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按照每户3500元的标准已经改造了840户,剩余家庭将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改造。

  除了家庭改造,新县一些村庄还进行了整村无障碍改造。在有39户残疾人的千斤乡戴湾村,盲道覆盖了几乎所有道路,村部所有有台阶和槛的地方都增加了缓坡,还建起了康复室。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盲道、缓坡、厕所扶手等,让残疾人无障碍通行。

  戴湾村45岁的聂桂萍因病致左腿和左手残疾,好强的她以前不怎么到广场上活动,怕给别人添麻烦。她说:“现在从家到广场、村部都很通畅,有时间了就会出去走走,心情也好了许多。”

  戴湾村村支书戴大举说,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能平等地享受村里的公共服务,也增强了健全人的助残意识。

  “加个扶手,降低灶台,这些看似不大的改造,就能改变残疾人的生活甚至命运,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融入社会的信心。”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说,全市今年要实现8000户残疾家庭无障碍改造。

  在河南新县的异地扶贫搬迁中,新建楼房也实现了无障碍。田铺乡塘畈村村民从深山中搬出,住进楼房。该村村民付德余三年前因意外事故导致重度残疾,常年坐轮椅。

  付德余的新家在一楼,一个缓缓的坡道通到家门口,屋内的墙上安装有扶手,卫生间有沐浴凳,马桶旁有扶手。在楼外,挨着付德余家的空地上,残联为他量身安装了双杠,他可以扶着它做康复训练。

  付德余的老伴儿说,政府考虑得太周到了,有了这些,她可以抽出身来在街道打扫卫生,这是乡里为她提供的公益性岗位,每月可收入650元,减轻了生活负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河南省残联理事长王丽说,无障碍改造,改造的是残疾人家里的设施,改变的却是残疾人的生活。如何精准对接残疾人需求,为他们提供有效帮助,让残疾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还需各方齐努力。

 

——文章来源于新华社——

咨询服务热线

0376-7636301
二代残疾人证查询 中国残疾人服务平台 后台管理入口
——河南省残联移动端服务——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与爱共行微信

    与爱共行微信